
说到服务区你会想到什么? “被嘈杂路人与昂贵吃食填充的临时停靠点” 但没想到有一天, 一家苏州版“威尼斯人酒店”既视感的高速服务区, 会让你喊上朋友说,“走,我们去逛服务区”。 在这里, 她把旅客体验打磨到某种极致的同时, 也在完成商业业态的全方位覆盖、 景观打造的流量黏性和城市宣传效应, 以及最基本服务功能的人性化、科技化升级体验。 “不入苏州城,尽阅姑苏情” 一个最大程度黏住转化客流量的高速文旅休闲空间 园林式的建筑构造,集商场花园于一体,吸睛程度十颗星,更是一时间刷爆了抖音等各大平台。 接下来,就让博道君带你去看看这家极具震撼性、体验性、文化性的高速服务文旅综合体。 01 美拍圣地:一街三园,诗画江南 阳澄湖高速服务区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米, 以“全国第一、国际领先”为目标, 以“梦里水乡·诗画江南”为设计理念, 以“一街三园”为特色,历时336天完成主体改造建设。 入口门头的设计,极具苏式建筑特色,“白墙黛瓦人字线条+圆形镂空墙布隔断+搭配小型池水装饰”,很有苏州园林的城市辨识度。 进入室内,更是内心三连问, 这到底是个商场?公园?还是服务区? 空间尺度上预留了足够大, 色调上也选用非常鲜明亮色系, 顶棚也是蓝天白云范, 整个入口商业区精华在于有限空间内, 营造了一条内部苏州园林式的水街。 拱桥、屋檐、戏台、楼阁…..小桥流水,亭台轩榭水声潺潺,整体空间设计像是融入了苏式建筑的威尼斯人酒店。一路上不少进进出出的旅客在此打卡拍照,你方唱罢我登场。 02 吃货天堂:多达51种特色小吃 吃食堂的钱+星级餐厅服务+苏式生活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而且众所周知,服务区的饭菜是出了名的贵且难吃。 但如果停靠的服务区有肯德基、汉堡王、奶茶店、DQ, 还有水果店、稻香村、特色超市以及网红面包店, 我们可能会有点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阳澄湖服务区引进品牌多达51个,不仅包括一楼的服务区食堂餐厅,外侧的小吃零食更是丰富的像一座小型商场。 肯德基、汉堡王拉走了40%的人流量,DQ与面包新语两个甜品店价格稍涨,但涨幅不大可以接受。像DQ最近大火的拌拌碗,正常价格为32元/碗,服务区价格为36元/碗。 进门处
石市夜经济建设将提升12条特色商业街区“一轴、一水、一大道、多商圈、多节点”夜色缤纷。 今年省会将推进夜经济再提升,对12条特色商业街区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新三区和正定县为重点的“一轴、一水、一大道、多商圈、多节点”的多元化夜经济发展格局。 8月20日,石家庄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石家庄市2019年推进夜经济再提升工作方案》,重点组织市内七区和高新区、正定县开展夜经济再提升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夜经济建设成果,推进高质量发展,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消费升级。 建设提升12条特色商业街区 省会将建设提升的12条特色商业街区,其中6条打造成为城市品牌形象街区,另外6条提升为区域性特色商业街区。 按照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旧城改造提升十大工程确定的打造风情街区、商业街区工作部署要求,重点打造6条商业街区,分别是:中山路繁华商业大道、民族路现代智慧体验步行街两条城市商业形象街区,绿地·中山里民国风情商业街、勒泰庄里街特色餐饮文化街、万达现代时尚步行街、旺泉文化商业街等4条特色商业街区。方案要求对街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引进智慧式体验式消费、组织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树立城市街区品牌形象。 对塔元庄、南关古镇、北国奥特莱斯、德明古镇、土门关驿道小镇、汉唐风情小镇等6条区域性商业街区进行改造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引进特色业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形成品牌知名度高、区域集中度高的特色商业街区。 开通夏季夜间旅游路线 统一举办“活力石家庄”消费体验活动。通过业态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围绕“活力石家庄”,在中秋、国庆期间,继续举办“吃在石家庄、购在石家庄、游在石家庄、美在石家庄”四大主题活动。 开展夜间消费促进活动。市内七区和高新区、正定县分别选定10个左右广场、公园、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体育文化等场所,安排50至100场丰富多彩的夜经济活动,营造浓厚的夜经济氛围,促进消费。 开发夜间旅游活动,梳理中心城区特色突出的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场所,编排1至2条夜间旅游线路,向市民和外地客人推送。围绕山前大道,串联西部长青、抱犊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温饱不足的贫穷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文旅事业全面繁荣,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同时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稳步推进,东中西协调发展。 服务业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个百分点。 1952-2018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从195亿元扩大到4695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速达8.4%,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 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新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文化馆站896个,博物馆21个。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到“十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 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个,为1949年的57.7倍,为1978年的2.6倍;文化馆站44464个,为1949年的49.6倍,为1978年的9.7倍;博物馆4918个,为1949年的234.2倍,为1978年的14.1倍。从2008年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9.7万个、床位840万张,分别是1949年的272倍和98.9倍;社会服务床位782万张,是1978年的48倍。2017年全国体育场地已超过195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 遗产保护成效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18年底,全国共有文物业机构数10160个,从业人员16.3万人。 1998-2018年,文物业机构数年均增长5.3%,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4.6%,其中,2013-2018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8.8%和4.5%。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4296处,较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增加了22.9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3项,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增至55项,位居世第一);全国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0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产业集群趋势明显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渐明显,许多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6.0万家,比2012年增长64.3%,2013-2018年年均增长8.6%;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2012年增长58.6%,年均增长8.0%。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和33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幸福产业消费快速崛起 消费结构转型调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实物消费向体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在旅游消费方面,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程度不断提高,旅游市场环境日趋改善,相关消费需求旺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4次,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是1994年的11倍,年均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超过5万亿元,是1994年的50倍,年均增长17.7%。 据测算,2017年,文旅及相关产业、体育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1932亿元、7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未扣除价格因素,后同)、20.6%,占当年GDP比重分别达到8.76%、0.95%。其中,旅游出行服务、旅游餐饮服务、旅游娱乐服务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5.3%、15.1%和17.2%。2016-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3%和28.1%。 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相关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和市场供给能力日益增强等因素带动文化消费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
回忆到淮海战役,尹老说:“当时一直下雪,冰天雪地的,伤亡很惨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今日发布公告:鉴于当前两岸关
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会议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目的就是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要抓紧完善制度规范,健全治理机制,强化伦理监管,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规范各类科学研究活动。 会议强调,要着眼于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环节,改革完善保护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 会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会议强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以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为方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按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科学制定管护标准和规范,合理选择管护模式。 会议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对各类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 会议强调,统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并正式公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7)。新标准将旅游民宿等级由金宿、银宿两个等级修改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3个等级(由低到高)并明确了划分条件。新标准更加体现发展新理念,体现文旅融合,同时加强了对卫生、安全、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健全退出机制。新标准已于7月3日起实施。 新标准要求,旅游民宿开业1年后可自愿申报评定,近1年应未发生相关违法违规事件,同一地点、同一投资经营主体只能以一个整体申报。评定合格可使用星级标志,有效期3年,期满后应复核。旅游民宿评定实行退出机制,经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的将取消星级:发生相关违法违规事件;出现卫生、消防、安全等责任事故;发生重大有效投诉;发生私自设置摄像头侵犯游客隐私